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 > 法学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

时间:2024-02-24 10:42:07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五篇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五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学毕业实习报告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通过在人民法院的专业实习,提高自身素质及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我们对中国的法律规范与司法实践有了一次全面的认识,是我们大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二、实习时间:

2xxx年4月13日到20xx年6月03日

三、实习地点:

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法院民事二庭

四、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我接触了不少的民事案件,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离婚案件纠纷、所有权确认纠纷等等案件。

五、工作实习

整理卷宗;在实习期间,帮助法官及书记员整理一些卷宗,边整理边看,在这些已经审结的案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事实的认定,证据的采信,责任的认定等等。在整理卷宗过程中,对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程序,各种该归档的文书的分类有了详细的了解。这个是我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鉴于卷宗将成为永久性的档案,在整理前我都会问得很仔细,然后做得很认真。每一件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学问,特别对于法律这门彰显公平与正义的学科,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在处理每个细节时都抱着“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的态度,虚心地向法官们请教,他们也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指导,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书写法律文书:在实习期间,帮法官拟草了一些简单的判决书、裁定书、应诉手续和做一些简单的笔录等,虽然写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文书,但学到的东西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送达法律文书:送达法律文书中,应诉手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传票(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举证通知书、送达回证(签字确认当事人收到手续)、地址确认书、民事答辩状,风险提示书等。一份应诉手续送给被告有时要送很多次被告才肯接受,仅签收环节就要给当事人解释很久,因为在那些不太懂法律的当事人眼中,签字是件很慎重的事情,他们单方面认为签字就代表他们承认了诉状的诉由,有人甚至把门关起来故意不让我们进去或避而不见,而作为法院的工作人员,我们只有给当事人耐心的说明应诉手续的签收只是表明你收到开庭传票和法院参加诉讼的通知,并不是代表案子就有了结果,有什么理由和问题可以在开庭的时候当庭说明。

接待当事人:在红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庭实习的三个月当中,没有太多感受到书本上的严格司法程序以及逻辑严密的理论剖析,而是更多地身处社会实在的法律环境中,接触的是复繁的社会事实,错杂的利益纠葛。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当事人来询问与了解,无论是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还是电话联系,接待来访的当事人都是我在民事庭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当事人有些难缠,有些令人怜惜,有些甚至大吵大闹……当法官们遇上这些令人头痛的当事人时,敏锐的判断力和自身的魄力非常关键,这些素质都是需要长期经验积累才能具备的。而我则要心平气和的善待当事人,毕竟有办法谁都不想走上法庭来解决问题,而工作人员的一句“您好,请稍等”往往就能平复当事人焦躁烦闷的心情。

学习首先是向法官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没有任何怨言;学习他们热情耐心地工作态度,对待当事人的抱怨和委屈能静心聆听,然后动之以情、劝之以法;学习他们灵活地运用法律理论解决当事人的纠纷,让部分民事案件得以高效和解结案……。通过这段时间在工作过程中的细心观察,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这种具体的操作所带给我的启发,让我清楚的知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还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法官其实并不容易,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要求法律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生阅历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在实践的案件中,当事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编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谎言与证据,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对案件情况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有比较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并具有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而不能机械地照搬法条。这种各方面的能力都是靠着常年的工作经验与实践得来的,而这些正是我所欠缺的,是需要我好好学习与运用的。

其次是向书记员们学习。书记员是法庭中担任记录的工作人员,他们承载了每一个案子的审查送达、庭审记录、结案归档的工作,如果说法官们付出的是脑力与经验,那书记员付出的就是汗水与勤劳。可以说每一个书记员的工作量都是很大的,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的工作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 篇2

今年暑假,我在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这一个月我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个月。在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指导下,我看了很多案件的卷宗;接触了四五起真实案件的办案经过;

亲手书写了起诉状、证据清单、申诉状、再审申请书、代理词的法律文书;帮助客户起草遗嘱;到过法院办理立案手续;旁听了两件案子的开庭审判;还参与了5天的珠海市五洲康城楼盘的商品房预售的签约工作……以前我对律师事务所的了解仅限于别人的口耳相传,对此的感性认识少之又少。然而在这一个月海鸥律师事务所实习的经历,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严谨、充满挑战的法律实务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许多关于房地产商品房买卖纠纷的案件,由于能够接触到真正的案件办理,我也逐渐地对此类案件产生了兴趣。其中关于商品房《认购书》的法律问题我研究得比较深入,现在就这方面内容简述如下:

一、关于《认购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与买受人签约购房合同之前,要买受人签一份《认购书》并交纳数额不菲的定金,如买受人不能在房地产公司限制的期限内与其签约购房合同,则房地产公司就没收其定金。而要认定房地产公司能否有权没收定金,是否存在违约行为,就要认定《认购书》是否存在法律效力。

一种观点认为《认购书》不同于买卖合同。这种观点认为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以保证合同履行为目的,于合同成立时或未履行前,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给付对方的一定数额的款项,它是一种债权的担保形式。定金由当事人订立定金合同成立,于定金交付后生效。因此定金合同以主合同(主债)的有效成立为前提。定金合同具有从属性,即担保之债与被担保之债形成主从关系。担保之债是从债,被担保之债是主债;担保之债是对主债效力的补充和加强,受主债效力的制约。主债无效,担保之债亦不存在;担保之债随主债的终止而终止。而现在通行的《认购书》无非是限制购房者(债务人)必须缴纳首付款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否则丧失定金,其确保售房者(债权人)利益。可见,其定金所担保的主债务(购房行为)还没有发生。因为至此,双方尚未签 ……此处隐藏4737个字……,法官需要与当事人进行大量的交流、沟通,了解当事人的想法、估量裁判结果可能引发的后果及相应的对策,而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在校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

(二)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欠缺。

学习不单单是学校内的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是一个毕生的事业。作为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才能不断的提高学习效果,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关系,而这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原有的学习基础、老师的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人特点、健康状况等。实习期间,我们应注重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归纳、创造性思维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自决、主动地学习。

(三)适应能力欠缺。

学生从学校到法院,面对着比学校复杂得多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需要具有较好的面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

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根据这次实习所得到的经验,处理好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关系。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 篇4

按照我们法学系的惯例,每年的这学期都会安排1~2名毕业班的学生在系办公室实习。办公室的工作琐碎而又繁杂,但是通过我自己在系里近三个星期的实习,我对中国的一句古代名言理解的更深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得感受特别深:

第一,专业基本功一定要过硬,而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专业基本功是我们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谋求更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系里实习,跟一些老师接触,明显感觉自己专业课很薄弱,虽然实习没有多少真正涉及到专业知识,但是在和老师聊天时,发现自己很多问题还都是一知半解。我想,如果以后我们都还想以自己的专业为业的话,那就必须脚踏实地的夯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切不可眼高手低、自欺欺人。

在办公室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文职性工作,平时在工作大多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的。所以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社会所淘汰的。人生在世,得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行,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做事要有条有理,分清主次。有时忙的时候会有三五件事甚至是更多的工作摆在面前,这时候我就必须对所有的工作进行轻重缓急的权衡,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非但不会处理好事情,反而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应该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出重点,善于综合分析,进行理性思考。

有时候我经常反思自己,其实有些事情是可以进行统筹安排一下的,先解决最紧急的事或者最重要的事,然后再解决处理次要的,当然这首先自己得先分清主次!否则,如果分不清,那么凡事就都成重点了,都成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

第三,言谈举止一定要有礼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时候,也许是自己不经意间的一句没礼貌的话就会伤透别人的心,或者让人感觉不舒服。也许有时候,我的一个怠慢的眼神或者不屑的冷笑就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尤其是在办公室,所从事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上传下达式的差事,自己千万不可带着情绪工作,即使自己心里很难受,即使提不起精神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大家的工作。

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工作时就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工作,千万不能情绪化!自己有几天情绪很低落,考研成绩也刚下来,自己没考好,虽然没有太伤心,但也是一直提不起精神来。不过自己再难受也不能在办公室跟老师同学阴沉着个脸啊!别人又不欠你什么,呵呵。还好,我调节、处理自己的情绪还算不错,毕竟自己在学校做了四年的学生干部,还是懂得“做工作”的一些基本素质的,只不过是那几天我对这方面的感悟更深刻、更透彻了些。

第四,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宽容他人。理解、宽容他人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素质。在这二十来天的实习过程中,我对宽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更懂得了换位思考!在工作中如果懂得它,那么就会增添许多心平气和而少了很多埋怨牢骚,工作才会做得更好。做人如果能真正懂得它,则定会增添许多人格魅力从而会得到别人更诚挚、更持久的支持与帮助。

当然,这段实习的过程给我的感受远远并非以上简单的几点,我想它对我的影响是长久的,我会受益终身!实习是我步入社会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二十来天的时间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认都会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 篇5

这次实习与我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我对律师事务所运作的程序和法律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这次实习,我主要跟随所里的董律师进行学习。记得出父亲这方的特点并且有力的回应起诉让我纠结了很久。写律师文书的经历使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制作一份起诉书之前你必须要了解当事人的请求,以及他们的请求的法律依据,也就说要清楚案由,然后要将当事人的请求案由描述清楚。这种把问题落实到纸面上的功夫是没有那么简单的。

在这次实习中我还学习到了作为一名法律人应该具备耐心与细致的素质。来咨询的人中,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有些民工朋友,由于他们识字不多,很多概念和背景都要进行进一步地介绍和讲解,一遍遍地重复中,我学会了由原先地焦躁逐渐平静下来,这是调节心理状态的作用。在“无谓”的重复中,我也在积极地思索如何能以更加新颖和高效的方法说明我们调查的目的和问题。我想,在未来的法律实务中,少不了通过这种耐心地询问而了解案情和为当事人讲解法条的情况,所以这种磨练是很值得的。

这次实习还有个很大的收获是我对法律专业及法律学习观念的转变。以前曾经认为法学这门学科暗淡无光,现在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愈来愈发现自己对法学有了兴趣和信心。从康桥律所律师们的身上,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法律工作的热爱,而他们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将对正义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我想,我今后的路还很长,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人文素养。

在实习时,董律师有时会交代一些杂碎事情让我去办,但由于交代的时候总是言简意赅,因此我总是要多次询问。次数多了难免让人觉得烦躁,再加上他不仅办案子,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因此平时非常繁忙,所以很怕打扰他。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太少了。在这次实习,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匮乏,本来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但一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这时我才真正领会到学海无涯的含义。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在以后的生活里,我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法学毕业实习报告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