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这二周进行了我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这次实习是土木工程的测量教学实习。实习前一天老师布置了任务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了。原来觉得很轻松的实习一下子变得不是那么简单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2、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的方法。
3、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要求
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作业能力。
三、实习任务
1、个人上交成果及资料:实习报告
2.实习时间:20xx-03-08至20xx-03-12
三、实习地点富平城建职中校园内
第一章水准测量
一、仪器:水准仪
二、方法:变更仪器高法
三、水准仪的使用
①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角架使其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取出仪器置于三角架头上,将其用连接螺旋固定。将仪器置于两点之间。
②粗略整平
先用双手同时内或外转动一对脚螺旋,这时气泡未居中而位于脚螺旋之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其居中。
③瞄准水准尺
a.在瞄准水准尺之前,先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b.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c.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尺子的影像清晰,并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d.消除视差为了检验对光质量,可用眼睛在目镜后上下微微晃动,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移动,则须重新进行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而水准尺上读数不变为止.
④精确整平、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测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
四、水准测量检核
本次测量采用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检核。在测站上按前述方法读取前后视读数,求出两点高差后,变更(升高或降低)仪器的高度再重复测量一次高差(仪器的变更高度应大于10cm),两次高度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6mm。满足要求时则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高差。否则,需要检查原因,重新观测。
第二章水平角测量
一、仪器工具
dj6经纬仪一台,脚架1个,测钎1副。
二、水平角测量
1经纬仪的安置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内容
安置方法:
①用三角架架腿对中
使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标志,先在适当位置踩实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另外两条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从光学对中器的目镜中观察,使对中器的十字丝中心对准测站标志为止。
②用三角架腿粗平
伸缩三角架的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使基座圆水准泡居中,使照准部大致平。
③脚螺旋精平,平移基座精确对中。
④照准部大体水平后,可旋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使照准部精确水平,,检查仪器是否对中,如不对中,则平移基座,精确对中,在调脚螺旋进行照准部精平,如此反复直到精确对中和照准部精确水平为止。
2.测回法测水平角
①经纬仪安置好后,先将经纬仪竖盘放在盘左位置,松开水平制动扳扭,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大致瞄准a点上的标杆,然后,拧紧水平制动扳扭,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精确的瞄准a点(一般瞄准标杆的底部)读取水平读盘读书a1,记入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内
②松开水平制动扳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上述方法精确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1,记录,即完成半个测回。
③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盘右位置,这次用望远镜先精确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记录
④松开水平制动扳扭,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精确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记录。完成一个测回。
⑤进行第二个测回,盘左,用望远镜瞄准a点后,转动水平度盘使读数比原来读数增加90度,再按上述方法再测一个测回。这样可以减小由于水平度盘不平整所造成的误差。
3.水平角作业要求
测回数两个,半侧回归零差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24′,盘左盘右较差不能超过4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000.测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不能超过40′,若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需重测.
4.注意:在进行水平角测量时,每个测站保证每个测站的精度,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是我们顺利一次测完达到要求的法宝。
第三章实习感想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实习,让我们对过去课堂上的测量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一个个地检查,出 ……此处隐藏5037个字……持这种状态,相信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收获主要表现在对仪器的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数据计算整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通过实际操作,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放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水准测量中的一些技巧。通过地形测绘的实习,掌握了测绘的基本方法和绘图方法。在仪器掌握方面,能够比较熟练地对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特别是在经纬仪使用中,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经纬仪的大量应用,熟练了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对经纬仪整体有了进一步的熟练,比如在粗平过程中能比较够熟练地通过调整支架比较迅速地完成粗平,单这一个过程就比以前快了很多,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中整平仪器所需时间。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有很大帮助。
这次测量实习我深有感悟,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平台,尤其是控制到碎部的观点,足以推广各个科学领域,如钱学森先生的系统科学,不正是强调这些结构框架的重要性,还牵涉到思维的习惯,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再成立体。把握到关键因素,亦是优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实习让我获益匪浅,提高了团队合作协调,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能力,还有注意要爱护公共财产,保管仪器,这些都为日后参加工作增加了一次实际经验,打下了基础。
工程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4报告
姓名:
班级:建筑
学号: XXX 102 XXXXXXX
实训时间:5.23~~5.27
实训地点:XXXX
实训内容:1.距离测设2.角度测设3.高程测设4.建筑基线测设5.建筑物的定位和高程的测设
实训目的:在熟悉仪器操作的基础上,掌握距离,角度,高程测设的方法。掌握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方法。为今后的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为期五天的工程测量,每天于中午8:30~10:30,下午于2:30~4:30.每天将近4个小时的实训,让每个人都能亲自动手操作一下仪器。掌握仪器的使用技巧,知道了解测量工作时所应有的技巧。让我们提前体验一下,在烈日炎炎下测量的辛苦,为将来我们走上工地,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实地测量,也提前敲响警钟。
1. 距离测设
对于这个实训,使我对测量有了一个小小的新的认识。比如,就我而言,对于这个距离测设,我以为就拉拉钢尺,放一放木桩就行了,但当我自己做时,漏洞百出,误差也比较大,对于这短短的测设误差都这么大,要是很远距离该怎么办啊?通过这个实训,我最终掌握了它的正确测量方法:要测设一段距离,可以分三步走:1.再合适的位置打下两个木桩,并做标记。2.用刚吃零度对准A,量距离b,定位B1,移动刚尺改变A读数,在量b定位B2。3.取B1和B2中点为b。最终完成已知距离的测设。
注意点:打木桩时,木桩的高度。
2. 角度测设
测设已知角度AOB为60·对于这个角度测设,所要求的就是对仪器的精确,细心操作。首先,把仪器安置在O点,在远距离何时处定点A,先用盘左位置瞄准A,配置水平度盘数为0·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为60·,在视线方向合适距离定出B1点。然后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定位B2,取B1和B2的中点B,即角AOB为测设角的60·角。 注意点:选区距离时,距离稍微长些,减少误差。
3. 高程测设
高程测设为打木桩,拉线做准备。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施工进度。对于已知H1=b,H2=c.先在已知1和2点安置水平仪,精平后读取1点的标准读数a。2点的标尺读数为b2=H1+a-H2,水准尺紧靠2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直到尺上读数为b2,在尺底画线,此线即为设计高程H2的位置。
注意点:当水准尺靠近2点木桩移动时,移动幅度不应过大。
4. 建筑基线定位5.建筑物的定位和高程
4.5两个实验,综合了前三个实验,是前三个实验的综合体。即距离,角度,高程的测设。难度也是随之增加。在你测量距离的同时,还要兼顾角度,这就要求,你测设的距离必须准确,不能弯曲,大的木桩也尽可能的准确。距离完成后,也要用经纬仪做出90·角,再继续测设距离。如此,重复多次,方可完成测设。
注意点:长度,角度,高程应注意点外还应注意团队合作。
对于此次实训课,我感觉收获还是满多的。对于我们这种要测量的
学生而言,实践并且只有实践才能提高我们的实力。上课的听见虽然尤为重要,但我更相信有了知识的实践,才更是我们所需的。此次的试训课,暂时弥补了我们实践上的不足。当然了,我们此次的实训课也是最简单,基本的。如果真到了工地上,我相信,仍然会有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我认为还是接触少,是减少的缘故吧!
此次实训课,增加了大家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些东西,你看似简单,但当你真正自己尝试的时候,一切问题都暴露出来了。你也许会问自己,我感觉很简单啊,我完全可以做出来啊,为什么会纠结。我想原因在于实践少,动手的机会少吧!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实训课的每分每秒,自己真正动手操作,感悟!也许,下一刻,你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满强的!
此次实训课,也让我感到了实地测量的不容易。在学校还好点,克服的外界条件主要是风,烈日。而真正到了工地,要面对的也许会很多,一言难尽吧!从前,在我没接触这个专业时,看到别人测量感觉蛮不错的,蛮有意思的,但当我渐渐接触时,我只能说:苦中作乐吧!因为,我们毕竟靠它吃饭,再苦再累,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嘛!累苦在所难免,当当我们测完今天的工作时,感觉也蛮欣慰的,以为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可以很自豪的对自己说:我也可以的。同时,我也更坚定了我的道路,我的选择没错!
当然,团队合作也少不了。一个脱离了群体的团队,是不会走太远的。同样,我们测量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团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加强团队的合作!
这短短五天的试训,马上就要结束了,心里还真是有点不舍。现在想想,第一次去试训还迟到,感觉也蛮不好意思的。只能希望,下次的试训快些到来吧!